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高阳 >> 历史沿革
留法故事:布里村的“法国学堂”
发布时间:2020/3/20 15:08:23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布里,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是个在保定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平原村,但却因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有着密切关系而声名远播。到底是什么缘分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与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结合在一起的呢?这要从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李石曾谈起。

李石曾(1881-1973),名煜灜,号石曾,河北高阳人。清朝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李鸿藻的第三个儿子。1902年赴法留学,选修生物化学专业,从事大豆研究,出版了《大豆》一书。1908年,学有所成的李石曾回国招股募集资金,在巴黎西郊开办了“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并从家乡高阳先后招募了40来名工人生产大豆食品。为改变这些工人不识字、没文化的状况,李石曾开办了夜校,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勤工俭学”的口号,就是从工人们“以工兼学”的社会实践中提出的。

1912

1912年初,他与吴稚晖、吴玉章等人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会”,以“纳最俭之费用,求达留学之目的”,首开赴法俭学之风气,后因受到袁世凯的阻挠而暂告停止。

1915

1915年夏,李石曾与豆腐公司工人李广安等在巴黎发起成立“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

1916

1916年底,李石曾回国受聘,到北京大学教授生物学和社会学。回国后的李石曾与各地联络,广为宣传,筹备留法预备学校,为青年学生赴法留学做准备。

1917

1917年夏,李石曾来高阳布里村探望好友段宗林。时值附近的潴龙河汛期,李石曾发现,布里村村民白天防汛,晚上还有不少人手提灯笼,赶到村中一个叫“大会”的地方上“半夜学堂”认字读书。看到这一情景,他心情非常激动:布里村文风兴盛,还有不少华工懂法文,在这里开办留法预备学校再合适不过了。

李石曾马上给国内教育部呈报了建校申请,请示获批后,同年9月,留法“第一预备学校”在村东北角的一所民宅里开学,第一期共招收学生60余人。随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学生日益增多,旧校舍不够使用,留法勤工俭学会决定在布里村西南角建设新校舍。新校舍建设得到了布里村民的大力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段宗林通过卖彩票、建砖窑烧砖以及组织义演的方式筹集建校资金。19186月,高阳籍的戏曲名家韩世昌、侯益隆约请著名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姜妙香等在北京为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举行了一场义演,收入用于学校建设。新校舍建成后,改名为“留法工艺实习学校”,开始招收第二期学生。

第二期共招收学生80余人,按照学生籍贯的不同,分为南方班和北方班,南方班主要是蔡和森带队前来的湖南学生,北方班以直隶籍学生为主。191810月,毛泽东同志曾亲自从北京赶到保定,安排湖南同学到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上学。在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期间,蔡和森既是湖南班学生的负责人,又是中文教员,同时还学习法文。他学习刻苦,关心国内外大事,坚持看书看报,特别关心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工人运动的情况,这为他以后确立共产主义思想起了很大作用。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是留法预备学校中开办最早的一所学校。从1917年到1920年,共招收三期学生,培养人才200余人,其中赴法学生百余名,蔡和森、颜昌颐,陈声煜、孙发力、唐灵运等后来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一大批学生成为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如著名冶金学家沈宜甲、医学家曹清泰、纺织学家张汉文、爱国华侨王守义等。

目前,这所历经百年的“法国学堂”风采依旧。几经修缮的大门上方是一高耸的砖塔,顶部呈尖状,为法国哥特式建筑风格,寓意为“进取和希望”;下面为两个半圆形的扇面式墙体,寓意为“团结和互助”;下方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式样,拱门、磨砖带有园林式建筑风格。大门中部为当地著名书法家张卓甫书写的校名——“留法工艺学校”。学校主体建筑共两排,包括实习工厂、校长室、蔡和森宿舍、伙房、半夜学堂、教室、南方班宿舍等10余间房。

“法国学堂”在布里,布里从此不平凡。正如1958年毛泽东主席所说:保定不简单,出了个李石曾,他倡导了留法勤工俭学,给我们培养了不少人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7-2018 www.gao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北省高阳县人民政府
主办:高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 0312-6699502
ICP备案号: 冀ICP备05019657号-1   网站标识码:1306280002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628020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