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高阳 >> 历史沿革
韩世昌——“昆曲大王”、爱国名伶
发布时间:2014/6/20 10:37:33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险些被遗弃的小四儿学了戏——韩世昌,清光绪二十四年(1889年)阴历二月十六出生在高阳县城东南的河西村。添丁进口本是喜庆事,但作为父亲的韩玉琢却是愁容满面。原来韩玉琢早已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靠仅有的3亩坟地生活。韩玉琢累死累活扛长工、打短工,还很难养活一家人,又添了张吃饭的嘴,他怎会不犯愁呢!韩玉琢和妻子商量,怕养不活这刚生下的孩子,要把他扔掉。没提防这话被女儿听见了。女儿听爹妈说要把刚生下的小弟弟扔掉,可急了。她死死抱住小弟弟,央求爹妈留下。望着女儿泪流满面,听着刚刚来到人世间的儿子的哭声,做爹妈的心软了。孩子毕竟是爹娘的心头肉啊!这个韩家的新生儿总算没被遗弃。新生儿在韩家的兄弟排行第四,就起名叫四儿。小四儿饥一顿,饱一顿,就像苦碱地里的一株蓬萆,根弱,叶涩,又被碱沙压埋,却顽强地活下来了。家里实在没法过活,大哥只身远走包头谋生。二哥在高阳城里一家烧饼铺里学徒,三哥也去一有钱人家做杂役。小四儿已11岁了。他见爹和三个哥哥都设法谋生,自己也得谋生路啊!恰好这时,村里的庆长戏班要外出演戏。高阳一带有很多的北方昆曲戏班。小四儿想学戏谋生路,托人向庆长戏班的管事人说。当时正好戏班缺少一个跑龙套(扮演戏中士兵、夫役等随从人员)的小孩,便被接纳了。参加戏班学艺得有个名字啊!村里的一位老秀才为小四儿起名叫韩世昌。从此,险些被父母遗弃的小四儿——韩世昌开始了学戏生涯。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崭露头角而扬名艺坛——韩世昌经刻苦砥砺,学会了不少戏,但只是演配角,不能演主角。因为在戏班里凭的是演戏吃饭,为了生路,艺人们存在着妒忌和压制的现象。像韩世昌这样的穷孩子,又没靠山,纵然是戏演的再好,也很难演上主角戏。一次演出,村里的管事人看韩世昌的戏演得很好,可都是配角,很为韩世昌抱不平,找到戏班的管事人,专门点名韩世昌演《百花点将》。戏班管事人见此,只好让韩世昌演。韩世昌一出《百花点将》,不仅受到台下观众欢迎,台上戏班的人也大为惊叹。想不到平日不受人注意的韩世昌戏演的还真好,唱做俱佳。一出《百花点将》使韩世昌如一粒被埋的明珠,从土里冒出来。戏班里的人们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1917年冬天,19岁的韩世昌随荣庆社到北京天乐园戏院演出。名角都是演一场戏的最后一个戏,叫大轴戏。当时韩世昌的名声还不大,每天的戏只是在前面演,不能演大轴戏。来天乐园看戏的观众有很多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他们看韩世昌的戏演得好,回去便相互传说,一些教授听说后,也赶来看韩世昌的戏。由于韩世昌只是在每场的前边演,他们很不满意。戏演完了,不走,指名叫韩世昌演《春香闹学》。观众为韩世昌的出色演出叫好。从此,韩世昌成了荣庆社的主要演员了。韩世昌的演出引来了北大的教授、著名的曲学大师吴梅、黄季侃教授来看戏。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先生也来看韩世昌的戏。曲学大师吴梅1918年夏收韩世昌为学生,还介绍韩世昌向昆曲名教师赵子敬学习。吴梅和赵子敬为韩世昌精心修改加工了《长生殿》、《玉簪记》等戏。从此,韩世昌誉满京师,扬名艺坛。 

没有姓名的自由——民国七年(1918年)北洋政府举行第二届国会选举。南京和记蛋厂的老板在当时的江苏督军李纯的支持下,用钱大肆贿赂,当选为议员。这位用钱买来的国会议员也叫韩世昌。当他得知有个唱戏的名演员叫韩世昌后,以为一个艺人的名字和他相同是对他的污辱,在国会上竟大言不惭地说:“我堂堂的议员叫韩世昌,他一个伶人也叫韩世昌,这玷辱了我的人格!”这位叫韩世昌的议员还提出要伶人韩世昌改名字。韩世昌听说后,心里刺痛:我姓的是父姓的韩,世昌是从小起的名字,和你国会议员有什么相干?伶人怎么啦?伶人难道姓什么叫什么也犯国法?韩世昌心里气愤嘴不敢说。这事传出后,社会上很多人为韩世昌抱不平,纷纷在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此事。有篇文章讥讽说,姓是祖宗之传,名是父师命的,若论名字,韩世昌应和宋蕲王韩世忠(南宋时和岳飞齐名的抗金英雄)排行兄弟,与当今元首徐世昌(当时徐世昌任民国大总统)同名。再说,韩世昌驰名艺坛近十年,你刚当国会议员时间不长的韩世昌,怎么能让早已驰名艺坛的韩世昌改名呢?迫于社会舆论太大,那位名叫韩世昌的国会议员才作罢。韩世昌改名的风波才平息。 

 回家乡义演——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支援沪案运动。韩世昌的家乡保定,成立了“保定沪案后援会”。“保定沪案后援会”为支援“五•卅”受难同胞,到学校、工厂、店铺和农村进行募捐。还组织了沪案后援会演剧团,在大舞台戏院和南关花园戏院义演募捐,邀请在北京的韩世昌回保定演出。韩世昌出于对爱国同胞的关切之情和对帝国主义残害同胞的义愤,慨然应允,回到保定,在南关园戏院义演。同韩世昌一起到保定的还有当时著名京剧演员杨菊秋、杨菊芬姐妹俩。杨菊秋是花旦演员,扮相漂亮,表演唱功俱佳。杨菊芬是女老生演员,称豪于戏曲界,因嗓子响亮,被称“女叫天”。韩世昌和杨氏姐妹义演一周,演出了《思凡》、刺虎》、《闹学》、《惊梦》、《琴挑》等戏,将义演收入5000余元寄往上海,支援“五•卅”受难同胞。 

被誉为“昆曲大王”——1928年中秋节过后,韩世昌应邀赴日本演出。他先在东京演出,又由东京到大阪、西京演出。韩世昌在日本每场他一人演出两小时。演出一个戏后,由乐队演奏音乐曲。韩世昌娴熟高超的技艺征服了日本的观众,每场演出座无虚席。他们为韩世昌清婉圆润的歌喉和出神人化的表演赞叹不已。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开会祝贺韩世昌演出成功,著名的青木教授、桑京博士等出席。盐谷温教授赋诗赠韩世昌:“相逢欢送眼青青,酌酒劝君杯莫停。幽梦觉来肠欲断,清歌一曲牡丹亭。”日本的艺术团体——日本活动写真公司、牧野写真活动公司、松竹活动写真公司设宴或开联欢会欢迎韩世昌。日本的报刊发表文章,称赞韩世昌的演出。文艺家石田贞藏为韩世昌编著了《昆曲与韩世昌》一书,介绍了韩世昌的表演艺术,刊登了韩世昌的便装照和剧照及昆曲曲谱。韩世昌继梅兰芳之后赴日本演出,把我国古老的昆曲艺术介绍到国际舞台。韩世昌从日本演出回国后,声誉日隆。此时,经北京《顺天时报》举行首届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以得票最多,被称为“四大名旦”。韩世昌在艺坛上的声誉与“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媲美,有评论说:“自梅兰芳赴日演艺之后,吾国名伶能继踵媲美者,惟韩而已。”当时的报刊发表评论说:“韩之昆剧,乃益精妙。昆剧亦赖韩之支柱而得中兴,时人尊称之为昆曲大王,殆非溢誉。”从此,“昆曲大王”韩世昌炳彪艺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7-2018 www.gao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北省高阳县人民政府
主办:高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 0312-6699502
ICP备案号: 冀ICP备05019657号-1   网站标识码:1306280002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628020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