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殡葬管理所绩效评价报告
中信评价字(2020)第156-8号
高阳县财政局:
我们接受委托,按照高阳县财政局县级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安排,依据高阳县殡葬管理所提供的有关资料,根据高阳县财政局《高阳县县级预算绩效重点评价管理办法》(高财监[2020]7号),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对高阳县殡葬管理所火化炉购置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现将评价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主要内容:高阳县殡葬管理所为高阳县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提供接尸、火化、骨灰寄存等殡仪服务。根据《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提升全省殡仪馆设备环保水平的通知》(冀民[2018]9号)和《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提升全省殡仪馆遗物和祭品焚烧设备环保水平的通知》(冀民[2018]145号)要求,为落实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提升高阳县殡葬管理所火化设施设备环保水平,特投资210.78万元购置遗物祭品带焚烧炉1台及尾气处理设备一套,十二生肖祭祀园12门及配套消烟除尘设备一套,以及附属工程。
(二)项目资金细化分配情况
2018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2019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01.00万元;2019年支付金额189.70万元,结余金额21.30万元。
(三)项目政策依据
1、《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提升全省殡仪馆设备环保水平的通知》(冀民[2018]9号)
2、《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提升全省殡仪馆遗物和祭品焚烧设备环保水平的通知》(冀民[2018]145号)
(四)项目绩效目标
扎实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幅减少重污染天气,逐步改善空气质量;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是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部门支出责任,提高部门绩效意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切实提供项目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及时掌握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资金使用方面,将评价结果与当年预算安排挂钩,作为预算合法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并作为完善政策、分配资金、改善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绩效评价设计过程
1.收集资料
工作组在项目实施单位收集、整理被评价项目基础资料及相关信息,对项目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2.绩效评价具体实施
我们通过查看项目相关政策文件,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档案资料、资金收付明细账等相关资料,评价项目实施的效果,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应事项进行分数评定。
3.撰写绩效报告
工作组根据现场核实、数据分析情况,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经过内部讨论、与项目实施单位交换沟通,形成绩效评价项目报告初稿。
(三)绩效评价框架
1.绩效评价原则
(1)价值导向原则: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应能够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原则,体现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的价值导向。
(2)重要性原则:根据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
(3)可比性原则:在相似项目之间有共同的指标,不同项目之间的衡量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4)综合性原则: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两者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5)经济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考虑现实条件及可操作性,数据的获得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
2.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审查法和现场查勘法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1)审查法:通过审查被评价单位的项目档案、项目管理制度、资金支付凭证、资金支付明细账等项目资料,分析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2)现场查勘法:通过对项目的现场查勘,了解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而评价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3.绩效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
(1)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标准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2)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3)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4)其他标准:其他有参考价值的标准。
4.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主席令第21号);
(2)《河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冀财预〔2011〕68号);
(3)《政府会计准则》;
(4)《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5)《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财预〔2013〕53号);
(6)《河北省项目支出绩效指标框架体系》(冀财预[2016]9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
(9)其他资料
(1)指标设定
绩效指标指用于测量公共支出效果的指数或指数体系。绩效指标可以是某一独立指标,也可以是由多项指标组成的体系。科学的绩效指标是实现公共管理科学化的前提。
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价的目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内容,以及财政支出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然后,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相对于项目总体绩效的重要性,并用数量化的方法表示出来,即赋予每个指标一定的权重;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参照标准,即明确指标的标准值。
(2)指标权重设定
该项目管理类指标占全部权重的50%,包括项目立项、资金落实、项目业务管理、项目财务管理;项目绩效类指标占全部权重的50%,其中项目产出类指标占30%,项目效果类指标占20%。
(1)评分方法
①按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和国务院、省、市、县出台的相关规定作为评价标准,采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资料进行审核、分析。
②评价中做到重点突出
在评价工作中,评价人员紧紧抓住评价工作的重点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和评价方案的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详实、客观的评价资料。
③客观分析
首先,根据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比对,各项指标根据预期绩效目标值,评判实际达到的绩效目标,并给出适当得分。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项目是否实现了年度绩效目标、项目是否在长期绩效目标上实现了预期进展、是否有助于政府战略目标和部门目标的实现等。然后,根据项目评价综合得分得出综合绩效评价等级,依据各项评价结果,综合各方面因素,填写项目绩效评价综合意见。
(2)评价等级
指标体系设定满分为100分,绩效评价分值≥90为优;80≤分值<90为良;60≤分值<80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按照绩效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逐级、逐项分析,形成综合评价得分及等级。
评价小组对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分析,然后将获取的资料与从现场勘查中获得的资料汇集起来,对同一指标在不同文件资料中的证据进行对比、印证、核实和补充,经过验证和确定后得到了准确、可靠和有效的证据。最后,评价小组对证据进行了判断分析,形成评价依据。
(五)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主要是组建评价工作小组,了解评价项目基本情况,设计有关基础数据表格,下发项目执行单位需要准备的资料清单等。
2、信息采集复核阶段
项目执行单位进行初步准备后,评价小组先后深入项目执行单位以实地察看、面访、查阅相关资料、核查财务凭证及账簿等多种形式采集信息,复核基础数据和评价证据,并多次就相关资料的补充、完善进行沟通。
3、指标体系设计论证阶段
评价小组在收集各类基础数据,制作基础表格后,根据指定的评价方法,结合项目特点,开始设计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类指标。通过评价小组的集体商议,初步形成了既能体现评价意图又切合实际的系列指标。进一步修改完善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制定评分标准。
4、数据分析和报告形成阶段
完成系列基础性、前置性工作后,评价小组开始集中精力进行数据分析及指标计算比较,按规范格式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稿,并送有关方面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后出具正式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一)综合评价情况
通过对该单位提供的项目资料和现场实地检查,高阳县殡葬管理所承建的火化炉购置项目评分结果为98.40分,属于“优”。
(二)评价结论
1、评分结果
(1)投入设定分值30分,实得29.40分。
(2)过程设定分值20分,实得20分。
(3)项目产出设定分值30分,实得29分。
(4)项目效益设定分值20分,实得20分。
项目评价总得分98.40分,评价等级为“优”。
2、主要结论
评价小组按照绩效评价指标对该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认为本项目立项依据充分,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效果好。经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综合得分98.40分,评价等次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1、投入
(1)项目立项
A.项目立项规范。项目是按照规定的程序设立,所提交的文件、材料符合相关要求;
B.绩效目标合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与项目实施单位职责密切相关;项目为促进事业发展所必需;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符合正产的业绩水平;
C.绩效指标明确。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与项目年度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项目资金量相匹配。
(2)资金落实
A.资金到位率。预算资金到位比较及时,保证了项目进度。
B.到位及时率。资金及时到位,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项目过程情况
(1)业务管理
A.招投标手续完整。项目的招投标手续完整,保证了项目的合规性。
B.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及时落实到位。
C.项目质量可控。已制定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必需的控制措施。
(2)财务管理
A.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已制定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B.资金使用合规。资金使用合规,支出依据规范,无虚列支出,无截留、挤占、挪用。
C.财务监控有效。采取了相应的财务检查等必要的监控措施。
(三)项目产出情况
项目产出实际完成率、验收合格率均达到绩效目标。
(四)项目效益情况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影响效果好。
五、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本项目为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幅减少了重污染天气,逐步改善了空气质量,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的渴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高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六、项目实施存在的不足
项目通过验收已经一年有余,但后续的质保金一直未支付,影响了项目资金的支付率。
七、建议及改进措施
建议项目实施单位积极落实后续问题,以保障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附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情况表
河北中盛信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保定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