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高阳 >> 高阳概况
高阳县2017年县情简介
发布时间:2017/3/30 15:08:16    信息发布人:admin

   

 

高阳县位于保定市东南部,地处京津石核心地带,距北京、天津、石家庄各约150公里,大广高速、保沧高速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津石高速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全县辖5镇4乡181个行政村(社区),县域面积49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万,外来人口15万。基本县情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一是文化古县。高阳颛顼故都,颛顼到此建都始称颛顼高阳氏,高阳自此得名,历经各代,沿用至今。西汉高祖六年始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清朝三朝阁老李鸿藻都是高阳人。高阳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北方昆曲发源地,孕育了韩世昌、盖叫天、张慧云、齐花坦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北方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红色高阳。高阳是留法勤工俭学发祥地。1917年,李石曾在我县布里村创建了国内第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蔡和森、向警予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在这里教学、就读。高阳是高蠡暴动发生地。1932年,爆发了震惊全国的高蠡暴动,这是中国北方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武装革命。此外,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领导抗日军民全面打响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的国民党29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也诞生在高阳。

三是纺织之乡。高阳纺织业历史悠久,始于明末,兴于晚清,盛于民初,400多年传承不衰。目前,全县拥有纺织企业4000家,纺织专业村98个,各类织机4万台,从业人员16万人,巾被、毛毯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毛巾毛毯名城、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以高阳纺织业发展兴衰为载体、由河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反映冀商文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布衣天下》,2016年1029日在高阳举行开机仪式,今年将在央视播出。

四是商贸名城。高阳有两大专业市场,中国最大的巾被交易中心——纺织商贸城,年市场交易额58亿元;享有中国农机配件之都美誉的庞口汽车农机配件城,年市场交易额230亿元,完备的市场体系、便捷的物流配送,为高阳经济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6.3亿元,增长9.4%;全部财政收入10.3亿元,增长19.7%,突破了1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7亿元,增长21.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77.6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11.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万元和1.53万元,分别增长9.7%和10.7%。

2017年,全县上下按照 “13446”总思路(即:把握“聚集发展优势,加速高阳崛起”一个主基调,紧扣“家纺名都、卫星新城、美丽高阳”目标定位,实施“创新兴县、开放立县、工业强县、依法治县”四大战略,走好“党建固本强基、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优化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四大路径,打好“基层基础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中心县城和庞口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管理、协同发展对接京津、项目园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六大攻坚战)和“高标定位、强势开局、高效增长、跨越赶超”总要求,坚定不移抓发展坚定不移抓转型坚定不移抓创新坚定不移抓城建坚定不移抓生态坚定不移抓开放坚定不移抓改革坚定不移抓民生,在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上,在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上在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上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追赶补短板,以事争一流的勇气和干劲续写高阳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7-2018 www.gao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北省高阳县人民政府
主办:高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 0312-6699502
ICP备案号: 冀ICP备05019657号-1   网站标识码:1306280002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62802000047